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八卦 > 丁黑:内容创作不是简单复制观众需求

丁黑:内容创作不是简单复制观众需求

时间:2020-10-16 14:40:5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张淳)由丁黑执导,刘诗诗、朱一龙主演的电视剧《亲爱的自己》日前收官,由于结尾一反常态,并没有给出一个大团圆结局,引发不少观众热议。作为开播之初就备受关注的一部都市剧,《亲爱的自己》播出过程中,由剧情、人物、主演曾衍生出了多轮话题讨论,从话题性与讨论度方面看,成功保持了热度,但是剧情推进过程中引发的争议,也一直没有停止过。

作为执导过《玉观音》《大秦帝国之纵横》《那年花开月正圆》等剧的著名导演丁黑,在剧集大结局之后接受采访,在他看来,《亲爱的自己》是希望通过对当下都市青年人的情感关系、生存状态、事业追求的表现,去关注更深层次的东西,“我想表达的是人物更丰富的精神层面,并侧重他们面对生存压力的时候,表现在情感上的困惑和疏离。”

演员创作角色,会受到剧本与导演限制

在《亲爱的自己》结局中,并未明确交代剧中人物李思雨、陈一鸣、张芝芝、刘洋等的情感归宿,为观众留下了想象空间。但是从人物角度来说,丁黑导演认为“人物性格都已经完成。无论是李思雨也好、陈一鸣也好,性格已经都完成了,至于这个性格还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其实是可长可短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也接受这样一个结局。”

《亲爱的自己》是丁黑导演首次与刘诗诗朱一龙合作,谈到两人的表演,丁黑导演给出了肯定的评价,“刚开始合作会有一些陌生感,但是进入创作后,是一个特别舒服特别默契的过程。”在丁黑看来,剧中人物李思雨虽然与刘诗诗有一定距离,“但我个人觉得从表演的内心丰富性上讲,还有对人物最重要的精神层面的理解和把握,都还蛮好的。”

谈到网上对刘诗诗演技的指责,丁黑导演直言“每一个观众都有发言权,可以喜欢或不喜欢,但是需要建立在一个客观全面的基础上。尤其是说演员在创作角色的时候,很大程度受人物动作的规定,特别是导演的规定(限制),所以一股脑的把问题都归到演员表演上,我觉得有点冤枉,要说有问题也是我是对人物的要求的问题,不是表演的问题。”

重视受众现象,不是简单迎合与投机讨好

近几年观众的观剧方式一直在悄然变化,从倍速观剧,发展到解说式看剧,再到碎片化追剧,面对一路提升的观剧速度,丁黑导演坦言对创作者来说这不是件好事。“从创作角度来说,这种观赏肯定是浮躁的,”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你也不能说他就不好或者怎么样,我相信行业内的创作人员也都感受到这样的一种存在,以及这种存在带来的一种压力,”而该如何应对,丁黑导演直言还在思考。

如今的创作环境下,观众需求愈发受到重视,观众喜好逐渐成为创作风向,对于这种现象,丁黑导演自有看法,“作为一种受众现象,一定要重视,但是这种重视不是简单的变成一种复制,或者一种投机讨好。因为创作是有周期的,要是只顾去迎合、去投机,就会和创作初衷背道而驰。”

“所以我觉得重视观众、尊重观众,是在这个前提下把它变成一种感受,然后通过故事和人物去表达。”身为创作者,丁黑导演自然希望受众越广泛越好,但从实际出发,他直言“创作有它的局限性,你的积累感悟,化成故事情节的时候,也许正好在某一个点上跟大家有共鸣,但有的时候是你努力了,结果兴奋点只是在一个小范围里,这是着急也没有用的事,讨好、投机也没有用。”

今年以来,几部热播短剧的出现,让作品的长度再度成为讨论的焦点,丁黑导演认为这其实是“回归创作规律的一种表现”,以往的长篇剧集是为适应当时的播出环境而制作的,其实“大多数生活中的故事,从本身的内涵逻辑出发,也就是个10来集的量。现在随着视频平台播出方式的自由度(的增加),出现这种短剧,我觉得是好事,我也一直也希望能够有这样的一个创作的不同形态出现。”

作为职业导演,丁黑不会拒绝改变、拒绝机会,“拍戏肯定是不断地想要有所不一样,既要有能把握的那一面,也要有创新的那一面,才可能会拍出好东西来。所以说每一个戏都必须要有坚持,也必须要有创新。”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