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今日头条 > 环球通讯!疫情期间线下线上演出此消彼长 直播或成演出行业“第二舞台”

环球通讯!疫情期间线下线上演出此消彼长 直播或成演出行业“第二舞台”

时间:2022-11-17 09:45:49 来源:北京日报

一对年轻的扬琴演奏情侣成为短视频平台颇受欢迎的“扬琴CP”;京城的首家黄梅戏民营剧团把演出搬进直播间后,有了新的收入来源……疫情期间线下演出市场规模收缩,却催化了线上演出,使得直播有望成为演出行业的“第二舞台”。


(相关资料图)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演出市场规模总体下降41.3%,演出票房收入相应减少30%。但此消彼长的是,2022年网络表演直播行业规模达到1844.42亿,相关行业的直播账号达1.41亿个。仅以曲艺类为例,过去一年直播的观看时长就增长了近300%。

“扬琴CP”线上扬国风

周婷婷是中央民族乐团的扬琴演奏员。往年她在剧院、音乐厅演出,今年又有了一个新的“舞台”。

“今年5月,北京疫情反复,我们所有的演出全都暂停。”为了应对疫情,周婷婷与男友萌生出上短视频平台展示民乐表演的想法,并得到了中央民族乐团的支持。

说干就干,两人在抖音注册了“扬琴CP”的账号,打算以创新的四手联弹形式进行表演。开播前,第一次“吃螃蟹”的两人对直播表演研究了很多次。“比如两台扬琴并排摆放会很宽,不适合直播的竖屏,我们要考虑琴的摆放位置;还有,四手联弹的形式在扬琴领域比较少见,我们为此重新设计了曲谱。”周婷婷说。

虽然做了不少功课,但一开始直播间里却门可罗雀。周婷婷回忆,从小在“学院派”圈子里成长的两人,一开始演奏的曲子虽然“高精尖”,但不够通俗,也没能吸引更多观众。

“要提高观众接受度,找到雅俗共赏的内容。”周婷婷和男友商量后,开始编排一些通俗歌曲,比如周杰伦的新歌、时下热门的中国风歌曲等。在熟悉的旋律下,新观众开始有兴趣多逗留几秒,渐渐地被悠扬的乐声吸引。不忙时,“扬琴CP”一周会直播两到三次,每场演出都能有上千观众,累计观看超过了十万。

民营剧团线上渡难关

除了像周婷婷这样的演奏者以个人形式触网直播,还有一些剧团、演出团体在线上开辟出新的演出空间,从而度过生存困境。

80后黄梅戏演员林蜜蜜是北京首家黄梅戏民营剧团——长乐黄梅戏剧团的创立者。2020年1月19日剧团在北京举办成立10周年庆典时,还和几家剧院签订了春节期间的演出协议。但没想到随后迎来的是全部取消通知。

演员离职、新演员招募计划暂停、线下演出停滞……民营剧团没有演出就没有收入来源。有人劝林蜜蜜干脆解散剧团,但她犹豫再三,还是舍不得。这段难熬的日子,为了舒缓压力,林蜜蜜有时会去刷刷短视频、看看直播。“有一天,我突然想,要不我去抖音直播间跟大家唱唱戏、说说话吧,至少能开心一点。”于是,林蜜蜜开起直播,对着手机镜头清唱了几段黄梅戏。第一次试水收获了几十块钱的打赏收入,“那时我这才知道,原来做主播是可以挣钱的”。

她仿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开始琢磨直播技巧。黄梅戏的优势不在扮相,而是唱腔,所以演员很少穿戴戏曲行头直播,也几乎不用滤镜;直播间的人气要旺,除了用唱功“征服”观众,互动也很重要……渐渐地,看直播的观众多了,林蜜蜜把剧团高水平的演出搬到直播间,曾收获60多万网友观看。

“靠着戏迷们在直播间的点赞和打赏,从2020年开播至今,剧团日常运营和演员的基本工资得到了保障,我还持续资助了4名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学习黄梅戏。”林蜜蜜坦言,线下演出不稳定,直播间反而成了最稳定的“舞台”。

打赏成演艺经济新形态

此前喜欢听线下音乐会的陈女士如今时不时地会去直播间里听听钢琴、古筝等演奏,享受音乐带来的宁静;满心期待线下音乐节的80后张晓看了一场乐队的线上演出后,收获了新的快乐。疫情背景下,演出行业不得不拥抱新变化、也迎来新挑战。

根据中演协对2022年“五一”假期演出市场所做的监测,全国演出场次同比下降53%。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李彪认为,直播打赏已成为演艺经济的新“舞台”与新形态。而这一点,不仅仅是源于疫情带来的直接影响。近年来民俗类演出受影响大,传统曲艺演出观众老龄化,国内演出市场不成熟,上下游产业链没有真正打通等问题,也能借由直播的新形式带来转机。

“线上直播为演艺行业带来新传承、新增量,其本质是一种内容经济。”李彪表示,演员通过打赏获得收入,从而可以再精进技艺、传承手艺。但与线下观看不同,在直播平台上,观众观看体验不好就会马上离开,这也要求演员必须通过打磨、提高自己的技艺来吸引观众。(记者 赵语涵)

标签: 市场规模 中央民族乐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