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娱乐 > 香港电影真的“扑街”了?

香港电影真的“扑街”了?

时间:2019-01-23 14:44:43 来源:搜狐娱乐

最近看到一张图被很多港圈粉转发,这张图的标题乍一看还挺喜庆:

但是仔细一看累计票房数据,我的眉头却越皱越紧。

不知道有多少人留意到在2018年十大最高票房香港电影榜单中,纯港产的电影只有4部,分别是《栋笃特工》《我的情敌女婿》《逆流大叔》和《L风暴》,而其中得以在大陆公映的,只有1部《L风暴》。

再看票房表现,第十名《红海行动》在港票房只有871万,要知道,在1999年的香港,全年香港本土电影的第十名是可以达到1246万的。20年过去了,票房不增,反而骤减。

记得十八年前,有人说香港电影开始走下坡路了。

但《无间道》系列的出现,又让大家看到一丝希望,有人说香港电影会复苏。

十八年后,我们没能等到又一条“好汉”,甚至连“香港电影”这个概念都在渐渐离人们远去。

为什么“香港电影”不能由头嚟过了呢?

1. 旧梗套新故事,就叫致敬吗?

从前的香港电影类型多元,风格极尽过火,创造力天马行空。而现在的香港电影,他们最大的特点很可能是下面这两个字:

而卖点就更有意思了:

我到底是来看电影的,还是来玩找彩蛋的???

致敬固然是可以的,但也要分怎么致敬。2018年个人最喜欢的高级致敬要属庄文强导演的《无双》,在这部电影上映前,没有过于刻意地强调“情怀”与“致敬”,而结果就是当发哥端起双枪,无数70后80后泪流满面,90后被圈粉,跑去寻找当年的经典影片来看。将激发回忆与情怀的点,自然地深植于一个全新的故事中。在我看来,这便是高级致敬。

后来补了庄文强导演的采访才知道,他一直是发哥的影迷,给周润发拍电影是他的梦想,他照着心里的偶像写出了《无双》的剧本,却小心翼翼不敢把剧本递给周润发看,最后是周润发主动找了他,问“这电影你不找我,还想找谁呢?”

这简直是追星的最高境界了惹~用心的东西,演员和观众都是可以感受到的~

反观有些电影,强行“致敬”,一丝不动的照搬旧梗,这不是真“致敬”,而是赤裸裸的偷懒。试问哪个粉丝想看自己喜欢的人在一坨翔里出现呢,即使把再多巧克力掺在翔里,翔还是翔,这是永远改变不了的事实。

2. 演员南北混杂,引起舒适?

现在上映的香港电影里,全部是香港卡司的几率几乎为零。很多人说南北喜剧混杂在一起是可以碰撞出火花的,但关于这个论调,很抱歉——听说过,没见过。

提到这一点就不得不说吴君如的这部《妖铃铃》,看卡司阵容:吴君如、沈腾、岳云鹏...每一个名字看起来就很好笑,吴君如在香港喜剧届的地位有多高呢?有人叫她“女版周星驰”,而沈腾和岳云鹏更是表情包届(喂)杰出代表,这部电影的剧本据说Papi酱也有参与创作。

然而就是这样一群想不好笑都很难的人,却一起演了一部不太好笑的“喜剧”。

正如二人转与相声走不到香港,而“栋笃笑”走不出粤语区。没有哪种形式更高尚,只是各自符合各自的受众特点,强行融合,只有一个字——尬。

3. 香港本地演员断层,新人您哪位?

很多香港电影人已经活成了一个名片,就像我们看到林正英就会想起僵尸道长,看到周润发就会想起小马哥...他们代表了一个时代,而不仅仅是一个演员。但在新生代的香港演员里,你却说不出一个人的名字。

12月16日是中国星大老板向华强的70岁生日宴,也是TVB的万千星辉颁奖礼。然而后者的阵容早已配不上“万千星辉”这四个字,反而是向华强的生日宴,被媒体笑称“来了半个娱乐圈”,看当天的大合影,皆是在圈内举足轻重的老牌演员。

TVB失去造星能力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曾经看颁奖礼都在感慨“啊居然是他!啊怎么不是他!?”,现在看TVB颁奖礼都是“这是谁?这又是谁?”

很多人把新生代断层的锅甩给了陈冠希,称艳照门毁了一众女星,而谢霆锋也心灰意冷不做艺人转型做起了厨子。我想说...你们也太看得起陈冠希了~

说到底还是香港的投资人,由于香港本土市场萎缩,不愿意花钱在新演员和新导演身上。无人扶持新演员,无人扶持新导演。自然而然就出现了这种“断层”现象。

4. 服务目标转换,到底想打动谁?

过去的香港电影是拍给什么人看的?

回想那些经典的港片,《喜剧之王》里周星驰饰演的死跑龙套,让我们感受小人物的苦与乐。《古惑仔》里的一众少年,让我们想起自己身边一起打着架成长起来的好兄弟。《精装追女仔》让穷小子和穷姑娘们跟着周润发、张曼玉一起做了个成为有钱人的梦。哪怕是后来的《金鸡》系列,我们看到的依然是在萧条大环境下依然不服输不甘心的港人众生态。

是的,他们拍的,是香港人自己的故事。但打动的却不仅仅是香港人,因为最真实的、有生活观察的内容,本身就是最动人的。

而现在的香港电影,服务目标却不再是香港人自己了。

他们离开了最有代表性也是他们最熟悉的香港街头,镜头瞄准了并不是那么熟悉的大陆市场。电影投资也相较于过去大了许多,这些回本压力仿佛成为了约束他们的条条框框。

过去的香港电影是充满创造力的高产创作环境,导演十几天便可以完成一部电影,编剧就坐在导演身边一边拍一边改,甚至有的剧组没有剧本就开拍了,每天导演带着编剧和所有演员一起讨论剧情发展(典型的例子就是杜琪峰导演的银河映像,拍摄《枪火》这部经典电影仅仅用了19天),而现在,制作者最关心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如何获得大陆观众的喜爱,让大陆观众买单收回高票房。

网上有个关于某香港导演的段子,说“为了不拍出只有香港人才看得懂的电影,他拍出了一部香港人和大陆人都看不懂的电影”,虽是段子,但也的确是事实。过度投“大陆观众”所好,不仅会丢失了自己本身的特色,甚至起到反效果,引起观众不适。

说了这么多,香港电影人北上当然不会只有这种种弊端,只是有包容性是好的,但包容性不意味着要丢掉自己本身的特色。

正如一个有趣的笑话重复讲了一百遍就难以再逗笑观众,不要总想着如何撬动大陆影迷心里的“港片情怀”,过度的消费只会让“情怀”变成令人唾弃的“隔夜饭”。保持住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和“尽皆过火”“尽皆癫狂”的本土特色,坚持做自己,才是影迷们真正想要看到的。

过去再好也过去了,未来再难也会来的。

香港电影,我都好想和你由头嚟过。

标签: 香港电影 票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