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今日头条 > 烽火台不点烽火?“突门”在哪里?

烽火台不点烽火?“突门”在哪里?

时间:2023-08-20 08:59:25 来源:光明日报


【资料图】

烽烟如何燃起?信息如何传递?长城中的“突门”是何模样?……日前,天津大学长城研究团队发现了长城“隐藏资源”,其中有很多是首次发现。近日,记者采访了相关研究负责人。

“古代有敌来犯时,长城上的士兵会燃起烽火,沿着长城线接力传递,并在关键节点转向,给向内一级的防御单位提供情报,然后内一级的防御单位会依据前面的情况,点燃自己位置的烽火。而点燃烽火的位置,并不是人们去长城上旅游打卡拍照的‘烽火台’顶部,而是主墩台旁专门排列的‘燧体附燧’、火池等烽火台附属设施。烽火台、主墩台是士兵的瞭望塔,使士兵可及时发现敌人来袭并打旗语、举灯笼、鸣炮(明代以后),发出警报,但不能燃烽火。”“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信息技术”文旅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天津大学副教授李哲说。

“我们在宁夏的明长城首次找到了不依靠主墩台,独立成传烽站点的燧体。这一发现能证明以燧体为代表的附属设施才是烽烟传递的核心载体。”李哲说。

研究团队经过系统的野外调查发现,一般烽火台附近配备的燧体附燧个数和朝向都有不同,点燃几座燧体附燧与来的敌人数量有关,多个燧体附燧的排列方向朝向与信息传递给哪一级防御单位方向有关,一般是燧体排列方向垂直于信息传递方向。为了更加清晰可见,白天传递信息在燧体放烟,晚上通过火池点火。

“通过全线图像检查,我们首次发现长城燧体内腔结构保存完好的个例。”李哲对这一发现十分兴奋。他解释道:“多数情况下,我国古代烽烟不在主墩台上点燃,而是有着‘多烟烽传’的智慧,传递复合的警情信息,所以大多在主墩台旁边地面构筑多个燧体、火池等专门燃烟举火的设施。然而这类设施特别容易损毁,很难找到内部结构完整的实物遗存,大部分都呈现土包状甚至痕迹状态。但通过全线图像检查,在数千个燧体中有幸发现一处,经过实地踏勘,证实是保存完好的圆形内腔体结构,这是揭示中国古代烽烟究竟如何燃起的重要、宝贵物证。”

烽火具体是如何点燃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李哲很久。“多数燧体附燧都被破坏了,有的还被盗墓贼误当作墓葬,打了盗洞。”2022年夏天,在宁夏,李哲和学生们发现了一个尚有内腔保存的附燧,“这是近万个里面唯一能够看到燧体拔烟内腔的”。

“我爬上2米多高的燧体附燧顶部向内查看,清晰地看到,内壁用石料垒砌呈烟囱形,烟因此可加速上冲,烟柱让远望观察更容易。上面还有一个漏底窄口的坛子,能够让烟聚拢,更明显。”李哲说。

《墨子·备突》中写:“城百步一突门,突门各为窑灶”。天津大学长城研究团队在河北的明长城找到了文中描述的“突门”。据介绍,“突门”是独特和珍贵的暗门类型,是所有暗门中最为秘密的一种。“突门”内侧为空,外侧面用一层砖砌上,从外侧看上去与城墙无异,一旦战时需出兵,士兵们可从内侧破门而出,出奇制胜。晚晴清学者魏源也在文章中描述过突门:“藏于九地之下为暗,动于九天之上为突”。但从未发现过“突门”的实物遗存。李哲团队通过图像检索和实地踏勘,发现明长城上有一处实物遗存符合墨子所说规制,他断定此实物遗存就是突门。李哲对于这一发现十分欣喜,他还告诉记者在突门之外,发现了真假暗门、伪装暗门等暗门类型。

长城是中国古人留给世界规模和体量最大的线性文化遗产,也给世人留下一道道谜题。从2003年起,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就开始关注并研究长城。20年时间,从最初的三五名成员到现在的50多人团队,他们走过了明长城全线,以及部分战国、秦汉、北朝、唐、金、明、清等时期的长城遗迹。团队以“扫描式”的连续拍摄方法,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建设长城全线连续实景三维图像库。数据库中照片图像已覆盖6000多公里的长城墙体及其附属设施,总数量已经超过二百余万张,分辨率平均达到厘米级、砖缝等细节清晰可见。利用这些图像图片生成的三维模型,可应用于遗产研究、资源管理、病害监测、工程量概算等多个领域。

(责编:杨曦、杨迪)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