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热点!北京人艺开年大戏将于1月18日亮相首都剧场 《正红旗下》探索京味话剧新表达
临近农历新年,北京人艺的排练厅里,主创和演员们在为开年大戏《正红旗下》热火朝天地忙碌着。这是北京人艺2023年推出的首部新戏,也是冯远征担任院长后首次执导新戏,除了青年导演闫锐,更集合了濮存昕、杨立新、梁丹妮、王茜华、于震、王刚、傅迦、吴珊珊等实力演员,1月18日起在首都剧场陪伴观众共度新春。
老舍先生的家国情怀
(资料图片)
去年是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一系列高潮迭起的院庆活动之后,如何在新的起点继续出发,是这座有着光荣传统的剧院必须思考的问题。
“北京人艺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我们用什么样的戏开局?这很重要。”冯远征表示,选择《正红旗下》作为开年大戏,首先是为了向北京人艺第一部戏、老舍先生的《龙须沟》致敬,同时,《正红旗下》本身也是剧院一直想要搬上舞台的一部作品。所以在首都剧场大幕重启、新春佳节将至的节点上,这部戏的上演可谓恰逢其时。
“老舍先生自传体小说”,其实是《正红旗下》最能打动冯远征的点。“在这部小说里能看到老舍先生的影子,能看到他是如何成长起来的,以及他对亲人的那些眷恋。他的一生当中经历了动荡的年代,经历了悲欢离合,从中也能看到他为什么最后能成为人民艺术家。”
创排《正红旗下》,冯远征认为首先要忠实于原著,忠实于老舍先生写这篇小说的初衷。“其实他写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家族,这里头有家国情怀,有民族命运。比如,戏里讲到当时正红旗下那些人的愚昧,会让你觉得可恨、可笑、可悲又可怜。今天再看,我们现实生活中可能也会有这样自我满足的人。”
在舞台上展现八国联军入侵情节时,冯远征用了一些“很刺激的方式”,表现当时国人的反应是麻木的。“其实这也值得今天的我们去反思,为什么历史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今天应当如何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该保持着危机感和辨别力。”
探索京味戏新表现形式
老舍原著是以自传式的视角讲述出了父辈的人生轨迹,同时将老北京的风土人情进行了一番展示与解读;李龙云的剧本,则在原著的基础上,续写了前辈的半部残卷,将一个时代的末路以人物串联的形式展现了出来,形成了一幅真实而深刻的群像。
“这个戏的难点就在于它是散点式的,它跟《茶馆》有一点不谋而合,《茶馆》是众生相,这个戏其实也是众生相,而《正红旗下》可能更散一些。”冯远征透露,为了解决这一难点,这次创排首先对剧本进行了一些缩减,同时选择了一个特别恰当的表现形式,“李龙云先生在剧本里加入了老舍的自述,但看起来像是‘报幕员’,说两句就撤了。我们则是把老舍先生放置于‘众生相’当中,有时候是旁观者,有时候会和剧中人交流,有时候是他在自省。”于是,在整部戏中,观众将会经常看到“老舍先生”出现在舞台上。
在剧中饰演老舍的濮存昕因此感慨,“每场演出的时候,老舍先生的魂应该都在。”这也和冯远征的感受不谋而合:“真的是这样。我们全剧第一次完整联排的时候,到老舍先生最后那段独白时,底下看戏的很多演员都流泪了。”
京味戏,一直是北京人艺的长项和传统。但冯远征说,希望这一次《正红旗下》的京味能有所不同:“无论是表现形式、舞美设计还是演员的表演呈现上,既有人艺的传统,又有一些新的探索。”
以四合院的“屋顶”作为全剧的核心视觉元素,是冯远征很满意的一次舞美设计。“就像我们站在景山上俯瞰北京的时候,周围都是那种屋顶,青砖灰瓦。”这样的舞美既有鲜明的北京元素,又不同于北京人艺以往擅长的现实主义实景风格。
人艺70岁生日后加速奔跑
新年伊始,《正红旗下》的演员阵容一经曝光,就备受期待,九场演出更是在开票十分钟后便告售罄。记者注意到,除了濮存昕、杨立新、梁丹妮、王茜华、王刚等资深演员加盟,众多年轻的面孔也出现在了排练厅里,其中甚至包括几位去年12月刚刚入职北京人艺的新演员。
“今年我们剧院会退休20多人,未来两年可能会更多,所以我们急需补充年轻的力量。”让年轻演员多演戏,多在排练厅里、舞台上耳濡目染,是冯远征帮助年轻人快速成长的方式,“人艺不会断代,这一点可以请大家放心。”
谈到今年的演出计划,冯远征透露,至少会有八部新戏、500多场演出在人艺的四个剧场与观众见面。“我们今年可能还会走出去,给国内其他地方的观众演出,也会请进来,所以今年北京人艺的舞台一定会丰富多彩。此外,开办第二期表演学员培训班,也是今年的一个亮点。”
对于过完70岁生日的北京人艺来说,2023年是一个新的时间起点。“我相信北京人艺这次没有助跑,是直接起跑,而且是加速的。”冯远征对北京人艺的未来充满信心,“人艺似乎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剧院,但其实人艺一直在大胆创新。希望未来的三到五年,我们会有大量的新戏好戏呈现给观众。”文/记者 李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