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大田径场到世锦赛跑道——谢智宇的漫长暑假
在人生中的第一次田径世锦赛上,23岁的谢智宇很多时候都像个出国背包旅行的学生。因为主管教练没随行,他自己到国家队报到、出发。到了布达佩斯,第一次进主体育场适应场地时,他一个人去弯道试跑,请记者帮忙拍训练视频,再自己看着视频掐表计时。感觉练得差不多了,他收起秒表背好双肩包,“下班啦!我去找人(其他代表队运动员)合影啦!”
事实上,谢智宇就是个学生。
(资料图片)
今年7月,他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同时收到了北大体育教研部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之后的暑假里,他又以运动员的身份参加了自己的第一届田径亚锦赛、第一届大运会、第一届世锦赛,并将第一次参与亚运会。
“很难忘,这是个跌宕起伏的夏天。”21日,谢智宇遗憾止步本届世锦赛男子400米栏半决赛。但他的出现,已让该项目在世锦赛上时隔八年再次有了中国队选手的身影。
“有遗憾,但是我已经尽力。而且来到世锦赛,名次不是最重要的。一边比赛,一边体验、学习,还有玩,这种感觉其实很棒。”走出赛场,谢智宇和布达佩斯的晚霞留下了一张合影。
从来到世锦赛开始,这位年轻的全国冠军每次面对媒体时都说自己没什么压力。中国队的队医也观察到,很多细节都能看出小谢心态是真稳:“第一次大赛,他赛前什么要求都不提,这就很说明问题。有的运动员等检录时一会说要喝口水,一会觉得哪不舒服要按摩,这说明心里乱。但他没有,整个过程很顺就下来了。”
“我晚上也睡得着觉。”谢智宇笑着说。
这种自己安排自己的节奏,谢智宇早已习惯,因为国内许多比赛,教练也不会都到场。作为学生运动员,他日常跟随北京大学的田径教练戴明辉训练。世锦赛期间,远在国内的戴教练对弟子也很放心,“在自律方面,我们俩一直都能想到一块儿去。”
戴明辉第一次见到谢智宇是在2017年。那年的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上,上高二的谢智宇包揽了男子400米和400米栏两项冠军,而当时他转项400米才一年时间。专业队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但他选择继续上学。
“我一直都想上大学,这样未来的路会更宽。”谢智宇说。
一直留在学校,他的训练时长和专业选手比少了很多。高中时,他一周五天白天上学,傍晚训练,几乎每周都要练吐一次。但吐完了,还是得坚持去上晚自习。
“最大的辛苦不是身体上的,而是精神上的。”谢智宇说,“我不能像专业选手一样只想着训练一件事,学习、学校活动、训练,精力要同时分配给不同的事。”
这种生活一直延续到了大学。2018年,谢智宇选择了曾培养出男子400米全国纪录保持者郭钟泽的北京大学。入学后,他于2019年在全国锦标赛上加冕男子400米和400米栏双料冠军。2021年,他蝉联了全锦赛400米栏冠军,并在同年代表家乡河南在陕西全运会上再夺该项目冠军。
上大学后,谢智宇的训练时间并没有显著加长:周一到周五下午三点到六点,最多练三小时,短的时候一个多小时结束;周六上午加练一次。其他时间,他要修完和同学们一样的学分。北大的田径场也不会因为特长生训练而对普通学生关闭,内三道给训练,其他道次留给学生们上课、锻炼。
和专业运动员的身边只有队友或对手不同,谢智宇身边的跑道上总还有学校的同学们。
“和专业队相比,大学不是封闭的,可以接触到更丰富的人和事。”谢智宇说,他本科时最喜欢的一门课是新闻摄影。五年北大时光,让他坚定了当一名大学老师的梦想。今年,他参加了北大建校125周年的庆祝活动。成都大运会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在北大启动时,他也是火炬手之一。
成都大运会上,他登上了男子400米栏季军的领奖台,这是他个人生涯首枚世界大赛奖牌,48秒78的成绩刷新了他的个人最好成绩,距巴黎奥运会达标成绩也仅差0.08秒。
在这个令人应接不暇的暑假里,刚刚毕业的谢智宇完成了运动生涯的几级跳。杭州亚运会后,一个更加繁忙的新学年正在等着他。他已经答应了教练戴明辉去做网球课的助教,踏出了成为“小谢老师”的第一步。除此之外,还有学业、训练、新的校园生活……
然后,等忙碌的研一生活结束,小谢老师希望可以坐上飞往巴黎奥运会的班机。(参与采写:刘旸、李春宇)